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凭祥市立足边境口岸实际,聚焦阵地建设、师资队伍、精品课程等方面精准发力,探索具有边境特色的党员教育新路径,不断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
聚焦“强基固边”,推动阵地建设“全线聚势”。加强组织领导,整合资源力量,强化支持保障,推动新时代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党校办学硬实力。加大投入改造凭祥产业园区夏石片区跨境服务中心,不断拓展党校教育培训主阵地功能,分层级分领域分批次举办党务工作者履职能力提升、党员进党校等培训班。构建全域联动教学矩阵。系统整合友谊关、法卡山等28处红色资源与边民合作社、产业园区等发展阵地,打造35个“家门口”现场教学点,让党员在家门口就能接受系统化、场景化教育。打造实践教学精品路线。精心规划“法卡山—金鸡山—友谊关”爱国主义教育线和“兴夏公司—东盟水果交易中心—南山村集体经济产业园”乡村振兴示范线,将戍边精神传承与乡村振兴实践相融合,打造行走的党性教育课堂,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感悟的有机统一。
聚焦“育才稳边”,推动师资培育“全面聚力”。坚持“引育用”协同发力,着力构建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为边境党员教育培训注入源头活水。多维挖掘师资。从党政机关业务骨干、先进模范人物、致富带头人等群体中,优选56名政治素质高、实践经验足、表达能力强的党员担任讲师,形成“党政干部讲政策、模范人物讲事迹、乡土专家讲技术”的多元化师资格局,满足不同层级、不同类别党员的培训需求。多方培育师资。通过教学技能比武、理论宣讲大赛等平台,为本土师资提供展示舞台、搭建成长阶梯。建立“导师挂点”机制,由4名教研骨干通过“传帮带”精准结对,通过定向指导、跟岗实训,夯实基层党校人才基础。灵活运用师资。针对不同领域、层级和群体特点,推行“菜单式”选学模式,创新开展“车间课堂”“巡回宣讲”“一线送教”等特色培训,让优质课程直达项目现场、生产一线和党员身边,实现教育资源精准投放、高效覆盖。
聚焦“实效兴边”,推动课程研发“全维聚效”。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题主线,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性教育淬炼和履职能力提升为核心,构建符合边境实际的教学课程体系。深耕理论课程。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通过“组织点题、一线征题、集体研题”精准对接需求,结合友谊关历史沿革、口岸经济发展等特色内容,围绕收集到的共性问题,量身打造《统筹发展和安全 守住守好祖国“南大门”》《中越跨境贸易实务》等特色课程,创新“实景课堂+案例研讨”教学模式,推动理论学习与边境实践深度融合,不断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优化现场教学。聚焦红色根脉与文化传承,打造《法卡山精神现场教学》《班夫人爱国精神阐释》《援越抗美历史记忆》三大主题课程,通过“一现场一主题、一实景一感悟”的教学设计,实现历史资源向教学资源的有效转化。用活本土典型。深入挖掘基层一线先进典型,精心摄制的《悬崖上的坚守》《旗帜》《边疆的一抹绿》等党员教育片,让身边榜样成为最生动的教材。
西藏浙江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