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犍为:“三个聚焦”绘就党员教育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10-11 浏览人数:7926

今年以来,四川省犍为县党员教育中心紧紧围绕《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部署要求,以“凝心铸魂、靶向施策、深耕实效”为核心抓手,创新教育模式、优化教育路径,推动党员教育培训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让党员教育既有深度更有温度,切实为县域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聚焦凝心铸魂,筑牢信仰之基,彰显政治引领力。始终将政治引领贯穿党员教育全过程,以强化党性修养为根本,不断夯实党员理想信念根基。在理论武装上,构建“组织部门+基层党委”统筹联动机制,制定9个县级集中培训班次计划,指导各基层党委推出130个兜底培训班次,累计覆盖党员2.4万余名,让党的创新理论直达基层“神经末梢”;在资源统筹上,整合共产党员网、四川网络干部学院等平台100余门优质课程,依托“组织犍行”“掌上犍为”开设“头雁领航”“支部小书包”等9个专栏发布“党员学习资料每月送”“组播党务”20期,通过“互联网+”搭建“云课堂”,确保流动党员、退休党员“学习不断线”;在先锋引领中,常态化组织收看收听“党员开会了”“党课星期天”等音频节目,引导200余名基层党员通过“党员论坛”畅谈心得感悟,构建“发现榜样、学做榜样”常态化机制,让“学先进、赶先进、做先进”成为党员自觉行动。

聚焦靶向施策,创新教育形式,提升课堂感染力。针对不同领域党员的差异化需求,犍为打破“一刀切”教育模式,突出精准、多元、专业,让党员教育“活”起来。在班次设置上,紧扣农村、机关、新兴领域等重点领域,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电商发展等核心任务,举办“三农”党员干部集中培训班、“两新”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班等16期,覆盖党员1200余人,真正实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需求;在教学形式上,创新“理论”“田间”“板凳”“实景”四大课堂载体,采用“理论授课+现场教学+情景模拟+实践答疑”模式,将课堂搬到田间院坝、车间一线等开展专题培训200余场,促进师资学员实现“手把手教授、面对面答惑”,在师资配置上,从省市县师资库中遴选22名理论扎实、经验丰富的骨干师资,开展“万堂示范课下基层”活动30余次,累计授课240余个课时,同时组织4场师资课题研发与教学交流会,开发12个政治理论类、工作实务类优质课件,以专业师资增强课堂说服力与感召力。

聚焦深耕实效,推动学用转化,强化实践领悟力。坚持“学用结合、以践促悟”,把党员教育课堂搬到干事创业第一线,让党员在实践中练就“真本领”、扛起“新担当”。在重大任务攻坚中,推行“一线工作法”,将党员教育嵌入市域副中心、中心城区“四公一农”建设等重大任务,组建30支“党员攻坚队”,选派360余名党员参与项目“揭榜挂帅”、文旅融合等工作,今年以来已解决实际问题170余个,助力210余项民生设施建成投用;在乡村振兴战场中,结合茶叶、姜黄、茉莉花等特色产业,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实施“双培工程”,将40余名技术骨干培养为党员,培育多名“田秀才”“新农人”,并邀请120余名农技专家、“土专家”结合播种、管护、采收等关键节点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解决烂根、病虫害等难题400余个,让党员在产业发展中深化对乡村振兴的理解;在为民服务一线中,深化党建引领“心连心接诉即办”改革,推广“四小工作法”,组织300余名党员下沉基层开展“敲门行动”“结对帮扶”,提前化解就业、社区治理、养老等民生问题,累计为群众办实事800余件,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