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会积极争取响应四川省政府驻重庆办事处的号召,联合开展“外川籍农民工旅途服务专厢行动”,聚焦凉山籍在渝务工人员往返交通费用报销难题,通过政策衔接、资金支持与精准服务,切实减轻农民工经济负担,彰显了川办和商会的责任担当与奉献精神。这一行动不仅为农民工群体纾困解难,更成为川渝两地深化农民工服务保障合作的典型案例。
一、政企联动,搭建服务桥梁
四川省政府驻重庆办事处作为川籍农民工的“娘家人”,长期致力于在外务工群体的权益保障。此前,该办事处已在新疆、广东等地通过慰问、培训、法律咨询等方式服务川籍农民工。此次与凉山商会合作,进一步整合资源,将服务范围延伸至交通费用报销领域。商会依托办事处的政策指导与协调能力,主动对接四川省“春风行动”购票绿色通道(通过“四川汽车客运票务网”提供便捷购票服务),并结合凉山籍务工人员的实际需求,设计专项补贴方案,形成“政策支持+商会兜底”的双重保障模式。
二、精准施策,解决报销痛点
针对凉山籍农民工返乡返岗的交通成本压力,商会制定了差异化补贴标准:
报销范围:覆盖高铁、动车二等座、火车硬卧/硬座、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实名票据,与北川等地工会的补贴政策形成互补713。
补贴比例:参照省内其他地区经验,对单程费用330元及以下者按实际金额的90%报销,超过部分统一补贴300元,确保资金高效利用。
简化流程:通过“线上申报+快速审核”模式,务工人员仅需在商会微信公众号提交车票、务工证明及户籍资料扫描件,审核通过后补贴直接汇入社保卡或工会会员卡,避免繁琐手续。此外,商会还特别关注返岗需求,与“春风行动”联动,为农民工提供返程票务优先预订服务,形成“返乡有补贴、返岗有保障”的闭环支持。
三、多维保障,彰显人文关怀
凉山商会不仅解决经济负担,更注重服务的人性化与长效性:
法律护航:通过商会专业律师团队,开展劳动权益讲座,重点讲解《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及“四川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的使用,强化农民工维权意识。
就业帮扶:对有意返乡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与项目对接,呼应四川省《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二条措施》,助力乡村振兴。
情感联结:在春节、彝族年等节点组织慰问活动,发放暖心物资,增强农民工归属感,延续了四川省驻外机构“送温暖、解难题”的传统。
四、社会效益与示范意义
截至2025年2月,该行动已累计为2000余名川籍务工人员报销车费数十万元,覆盖建筑、制造、服务业等多领域。商会通过自筹资金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服务可持续性,并带动更多企业加入公益行列。这一实践不仅体现了商会对“共同富裕”理念的践行,也为川渝农民工服务协作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如《川渝农民工维权服务联动合作协议》所倡导的“信息共享、联合维权”模式,在此行动中得到进一步拓展。
我会以务实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社会组织的担当,通过政企协同、资源整合与精准服务,将“奉献”二字转化为农民工触手可及的实惠。未来,随着川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化,此类创新服务模式有望推广至更广区域,为农民工群体筑就更坚实的保障网,书写更多“他乡亦故乡”的温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