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我会青年企业家两会发声启新程(一)!
发布时间:2025-01-15 浏览人数:17226

随着
政协重庆市巴南区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和重庆市巴南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
先后开幕
重庆市巴南区进入两会时间

近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巴南区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和重庆市巴南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区行政中心大礼堂隆重举行。巴南区青年企业家商会的10名参会代表、委员积极履职担当,献务实之策,建睿智之言,谋创新之举,力争为巴南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两会上
青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
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发出了青年自己的声音
区政协委员、重庆宏冠鑫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巴南区青年企业家商会会员
生物医药产业是重庆六大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之一,医疗器械产业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重庆数智产业园有义齿企业17家,年产值达2亿元,重庆国际生物城有医疗器械企业18家,其中规上企业4家,产值达1亿元。但仍存在产业集群优势不足、创新研发能力不高等问题。
委员楼挺云代表区工商联建议,园区要强化资源引入和对接,通过品牌授权等方式委托我区企业承接生产,进一步壮大产业集群;积极物色合适的可产业化项目,设立博士后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聚才载体,强化校企、研企深度融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引进和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巴南辖区内公立医院在集中采购时,可优先考虑使用本地企业生产的医疗器械,既方便售后服务,又节省物流成本。
区政协委员、重庆助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巴南区青年企业家商会会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份求真务实、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我区多项工作指标在中心城区处于领跑地位,这让代表们对巴南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篇的重要之年,报告中提出了7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其中之一,培育特色产业,聚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做优“接龙秀珍菇、巴南香米,做大蜜柚、香桃等品牌影响力”,因地制宜发展小而精、小而优、高品质、高附加值现代特色产业,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富裕,展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未来,我将在巴南乡村振兴的发展中,继续拓宽视野、提升履职能力,更好的为美丽乡村发展服好务。
区政协委员、重庆一品华超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巴南区青年企业家商会副会长
仔细研读了钟涛区长的巴南区年度经济报告,感受颇深。报告整体严谨务实,数据详实,事实说话,充分展现了政府工作的扎实作风。报告全面总结了2024年巴南区政府的工作成果,既有令人振奋的成绩,也有需要持续努力的方向。对于2025年的工作重心,报告没有使用模糊词汇,而是明确列出了具体数据,这种务实的态度让我倍感振奋,也对明年的工作充满了信心。特别关注到了旧城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这与我所在的建筑行业息息相关,我将持续关注这一领域的动态,并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去年政协会议上,我首次提出了关注青年企业家成长的话题,并得到了书记的重视。今年,我认真整理了提案内容,希望政府能够更多地关注青年企业家的成长。我相信,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青年企业家一定能够茁壮成长,为巴南区的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区政协委员、重庆璐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巴南区青年企业家商会副会长
在深入研读政府工作报告后,我聚焦于制造业领域,其中诸多要点引发了我对行业发展的深刻思考。汽配行业近年来的增长态势着实令人振奋,为制造业注入了强大信心。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为例,其在新能源赛道上成功实现弯道超车,彰显出强大的创新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然而,随着行业的迅猛发展,“内卷”现象也日益凸显,国家提出反内卷的举措,无疑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助于引导企业摆脱恶性竞争,加大创新投入,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2025年,国家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为制造业的稳健前行提供了坚实政策保障。但在制造业实际运营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工厂里“工伤评级”只要是员工受伤就可评级,但在工业企业中,工伤可以预防,但不能杜绝,十级为最轻,标准降得很低,有少数人从中钻空子,导致企业工伤赔偿成本增加,利润空间被压缩。对于新能源企业而言,本身就面临研发、原材料等成本高的问题,用工成本居高不下更是雪上加霜,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 在人才培养与引进方面,“菁英计划”旨在吸引高端人才,为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其出发点值得肯定。但目前该计划门槛过高,将许多有潜力的人才拒之门外。适当降低门槛,能扩大人才选拔范围,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此外,外地人才引进时,子女教育问题成为阻碍人才流动的关键因素。各地应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制定政策,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制造业发展。